携以南归,呈之松江赵景元先生。然又有热在气分而多汗,则用干葛知母石膏汤。
有下症者,二承气汤选用。阳脉涩,阴脉弦,腹中急痛,似三阴腹痛,故先与小建中。
就目今所发之,只须根据海藏四条为正。发汗吐下后,虚烦不得眠,若剧者必反复颠倒,心首条言伤寒五六日,大下之,身热尚在,心中结痛,病未解也,故用栀子豆豉汤。
全见表症者,仲景以小青龙汤,发表邪,散水饮。解表宜桂枝汤;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。
另有风湿相搏,身肿身痛,小便不利,用通苓散、羌活胜湿汤。白苔而滑,不可用寒凉,故曰难治。
不知阴寒起病,身不发热,口不作渴,二便清利,神气清爽,手足厥冷,不能举动,六脉沉迟不数,此阴经寒厥之症。所以阳明病,脉迟,胃寒也,饱则微烦头眩。